今年5月20日是第25個“世界計量日”,重慶市電力公司圍繞“誠信計量守初心,精準服務暖民心”主題,舉行計量科普體驗中心開放日活動,邀請兩江新區、渝北區和江北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各位“考官”以及渝北區、江北區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會工作人員和普通消費者“體驗官”們,共同走進計量檢定車間及實驗室,一起探索神秘的“智能電表體檢中心”智能電表 。

參觀團參觀自動化檢定車間智能電表 。賀婷婷 攝
參觀團實地參觀了計量“衡”文化長廊、電力系統智能測量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以及自動化檢定車間等智能電表 。自動化檢定車間配備了全自動拆包流水線、自動化立體庫房以及智能化檢定流水線,通過各類型機器人和自動化物流設備實現了電能表從入庫、檢定、出庫到配送的全流程自動化管理。
“原來我家電表‘上崗’前要經過這么多道體檢呀!”一位體驗官感嘆道智能電表 。“重慶電力供區范圍內貿易結算用電能表在安裝前都要經過出廠檢驗、型式試驗、全性能試驗、逐只強制檢定和市計量質檢院批次抽樣復核等多道流程,全部合格后被打上合格標識,才能‘持證上崗’。”工作人員說。

參觀團在生活用電體驗區進行體驗智能電表 。賀婷婷 攝
感覺電能表計量不準確怎么辦?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重慶電力推出了電能表申請校驗服務,市民可以通過網上App、95598和營業廳登記等多種方式進行電能表申校,該公司將安排人員將電能表送至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將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對電能表進行“體檢”智能電表 。市民在5個工作日就能拿到具有法定計量檢定資質認可的“體檢報告”。如果真發現“體檢”不合格,該公司將按國家發展改革委《供電營業規則》要求執行電費退補,市場監管部門也會全程“監考”,確保公平公正。
活動現場,重慶電力計量中心的工作人員還進行了生活用電模擬演示智能電表 。工作人員提醒,我們經常忘記關掉的設備,其實悄悄消耗了不少電。比如看完電視后,往往只關閉了電視機本身,而忽略了關閉機頂盒,此時它還在悄悄耗電。按照平均每天多開機頂盒12小時計算,每年額外浪費的電能將達到36千瓦時。此外,臺式電腦、滅蚊器和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的充電器等長期固定在插座上,也會有待機功率,所以不用時應及時關閉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