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盤,秦川物聯(688528)報收于9.62元,較上周的9.75元下跌1.33%智能傳感器。本周,秦川物聯6月10日盤中最高價報9.86元。6月13日盤中最低價報9.56元。秦川物聯當前最新總市值16.16億元,在通用設備板塊市值排名212/215,在兩市A值排名5063/5150。
本周關注點
機構調研要點:智能傳感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04%智能傳感器,但整體凈利潤仍虧損擴大
機構調研要點: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由負轉正至1,453萬元
機構調研要點:公司智能傳感器業務已進入聯合電子、長安等企業供應鏈
機構調研要點:國際化戰略中燃氣表出口增長顯著智能傳感器,未來計劃拓展南美洲、東南亞、中東市場
機構調研要點
5月28日業績說明會
問:公司 2024 年智能傳感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404%,但整體凈利潤仍虧損擴大智能傳感器。請該業務的發展規劃如何?答:智能傳感器業務作為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業務板塊,將進一步持續深化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布局,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已實現“成都+眉山+重慶”三大基地的戰略布局,完成溫度傳感器、磁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三大產品類型的布局,并自主掌握該三大產品類型的敏感源技術。智能傳感器產品適配多領域場景應用,目前應用于汽車領域、家電領域、低空飛行器領域等,后續將擇機向工業自動化、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拓展。
問:請貴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哪些?答:2025 年,公司將重點聚焦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傳感器業務板塊,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升運營效率、拓展市場渠道,同時持續加強成本控制與內部管理,提升銷售業績,從而提升產能利用率智能傳感器。在智慧城市物聯網領域,國內燃氣表業務主要專注于中大型燃氣客戶的拓展,并同步加強水表及流量計產品市場推廣力度。其次緊跟境外市場趨勢,積極響應國際客戶需求,提升出口業務拓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境外業務收入,從而穩定智慧城市物聯網終端產品業務收入。在智能傳感器領域,將進一步持續深化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布局,通過內部發展加外部引入等方式,完成溫度傳感器、磁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三大產品類型的布局,并且自主掌握該三大產品類型的敏感源技術。另外,公司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尋找能夠雙向賦能的投資、并購機會,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增強主業競爭力。以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為原則,整合優質資源,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
問:年報顯示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由負轉正至 1,453 萬元,主要驅動因素是什么?答:2024 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額 1453萬元,同比增加 5427 萬元智能傳感器。主要系公司一方面實施積極的現金流管理策略,加強銷售端應收賬款管控,提高款效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加 3,229.87 萬元;另一方面隨著銷量的減少以及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優化供應鏈等方式,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減少 2,003.31 萬元。
問:公司出“材料-元件-組件”垂直一體化戰略,目前進展如何?答:目前公司本部、眉山秦川、重慶亞川均通過車規級 ITF16949 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智能傳感器業務板塊已實現“成都+眉山+重慶”三大基地的戰略布局智能傳感器。眉山秦川以溫度傳感器核心敏感元件——熱敏電阻為主,具備從陶瓷材料配方調制、芯片燒結、精密切片到封裝檢測的全流程核心技術。重慶亞川以溫度傳感器為核心產品。公司本部成都基地在原溫度傳感器產品基礎上迭代升級新產品,并重點開展磁傳感器等新產品的研發及生產。成都基地已組建小轉角傳感器、機油壓力傳感器、無線藍牙溫度傳感器等多條專業化產線。公司將繼續側重智能傳感器賽道的戰略布局,通過內生研發創新與外延產業并購的方式靈活推進,持續完善產業鏈布局。
問: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后,未來是否繼續尋求并購機會?答:投資并購是企業外延式增長的重要方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公司也會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臺為外延并購提供的有利條件,一方面聚焦主業,尋找能夠雙向賦能的投資、并購機會,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增強主業競爭力;另一方面面向未來,尋找先進生產力的新興產業,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智能傳感器。公司會秉持勤勉謹慎的心態,對標的進行嚴格盡調,以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為原則,整合優質資源,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
問:國際化戰略中燃氣表出口增長顯著,未來計劃如何拓展海外市場?答:公司將緊跟境外市場趨勢,積極響應國際客戶需求,繼續關注南美洲、東南亞、中東等市場需求,持續提升在出口產品類型上的場景應用,全面提升出口業務拓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境外業務收入智能傳感器。
問:公司智能傳感器業務已進入哪些客戶供應鏈?答:目前,公司通過一級配套供貨資質的企業有聯合電子、重慶小康、武漢菱電、重慶宗申、重慶力帆、重慶隆鑫、長安、萬里揚、福田等企業,通過二級配套進入多家知名主機廠供應鏈體系以及部分家電企業智能傳感器。
問:行業以后的發展前景怎樣?答:國內智能燃氣表的市場驅動力主要取決于天然氣消費量持續上升、燃氣表強制更換、智慧城市建設、燃氣安全建設帶來的燃氣運營管理需求的增長等多種因素智能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行業,國產替代與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市場放量將推動傳感器需求規模擴張。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智能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