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時代,物聯網已成為推動各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核心技術,而智能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關鍵感知層設備,正逐漸成為實現萬物互聯、智能化決策的核心驅動力智能傳感器。
4月28日,秦川物聯(688528.SH)披露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智能傳感器。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物聯網智能燃氣表仍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但持續開拓的智能傳感器及相關元器件業務板塊已逐漸打開市場,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收超30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官網資料顯示,秦川物聯創建于2001年,是專業從事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理論研究和標準研究及其產品的開發、制造、銷售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智能傳感器。2020年,秦川物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致力于發展智慧城市物聯網、工業物聯網和智能傳感器事業。
智能傳感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超400% 實現三大基地協同發展
當你用智能手環監測心率時,它能精準捕捉每一次心跳;當你駕駛著新能源汽車外出時,它能為自動駕駛提供環境感知智能傳感器。如今,智能傳感器的應用范圍也已從測量、控制系統等范疇,延伸到機器人、智能駕駛、遠程醫療等新興領域,成為智慧經濟的重要引擎。
藍海長青智庫數據顯示,全球傳感器品種超2萬個,市場主要由、、德國等國家占據智能傳感器。傳感器品種約6千多個,遠遠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中高端傳感器進口比例達到約80%,傳感器芯片進口比例達到約90%。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需用通過各種磁傳感器去檢測電流、電池,智能傳感器市場會進一步增大。
物聯網研究院發布的《2023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572.5億美元,未來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1%智能傳感器。報告同時還指出,我國傳感器市場到2025年有望達到1795.5億元。
2022年,秦川物聯開始涉足智能傳感器領域智能傳感器。從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眉山秦川智能傳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眉山秦川”),到收購重慶亞川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亞川”),業務基礎持續夯實。
2024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秦川物聯的智能傳感器及相關元器件板塊業務發展增速明顯,實現營業收入3,783.01萬元,較2023年的749.95萬元增長404.43%,占整體營收比重的11.80%智能傳感器。
據介紹,秦川物聯的智能傳感器產品涵蓋PTC/NTC熱敏電阻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報警器、磁阻式傳感器、速度傳感器、位置傳感器等多種類型,可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燃油汽車、摩托車、低空航空器發動機、家電以及醫療等領域智能傳感器。公司已進入聯合電子、重慶小康、武漢菱電、長安、萬里揚、福田等多家知名主機客戶和零部件企業的供應鏈網絡。
目前,公司智能傳感器業務板塊已實現“成都+眉山+重慶”三大基地協同發展,達成“材料—元件—組件”垂直一體化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戰略布局智能傳感器。
其中,眉山秦川以溫度傳感器核心敏感元件——熱敏電阻為主,具備從陶瓷材料配方調制、芯片燒結、精密切片到封裝檢測的全流程核心技術;重慶亞川以溫度傳感器為核心產品;母公司成都基地在原溫度傳感器產品基礎上迭代升級新產品,并重點開展磁傳感器等新產品的研發及生產智能傳感器。
基于現有技術積累,秦川物聯表示,公司未來規劃延伸產品線至壓力傳感器、力傳感器等,橫向方面,并將擇機拓展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智能傳感器。
全年研發費用超6000萬元 新增發明244項
燃氣涉及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傳感器。多年前,燃氣行業需要工作人員抄表、定時檢測以及應急維修。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智慧城市的推進,更加注重安全、便捷的智能燃氣表將逐步取代舊的燃氣表。
據FortuneBusinessInsights的數據,2021-2026年,全球智能燃氣表行業市場規模將以6.3%的年復合增速上升至109億美元左右智能傳感器。
秦川物聯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燃氣表基表及智能控制部分的設計和制造能力的企業,其核心產品——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由感知單元、控制單元、信息存儲單元、無線通信模塊組成的物聯網終端,具有燃氣體積測量、流量感知、燃氣泄漏檢測等感知功能和遠程預付費管理、遠程閥控、智能保護、信息安全管理、安全切斷等功能智能傳感器。
不管是鞏固傳統商路,還是積極開拓新路,技術創新始終是企業持續競爭的核心智能傳感器。近年來,秦川物聯緊密圍繞物聯網領域,堅持自主創新,持續加大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傳感器、工業物聯網領域研發投入,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及其占營業收入比例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
年報顯示,秦川物聯2024年研發費用為6,414.7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0.01%,較上年同期增長近70萬元,同比增長1.10%,研發投入再創新高智能傳感器。
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創新力度的同時,公司亦十分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采取多項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智能傳感器。據悉,秦川物聯已于2017年12月通過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報告期內,公司新增244項發明(其中,授權發明125項,發明119項)、48項軟件著作權、參編19項國家標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獲得693項發明、160項實用、23項外觀設計、349項軟件著作權,主編、參編60項國家標準智能傳感器。
在海外業務方面,秦川物聯積極踐行國際化戰略,推動海外業務布局,成功與哥倫比亞地區經營客戶達成合作,境外市場收入實現突破性增長智能傳感器。報告期內,公司境外營業收入1,460.68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42.02萬元大幅增長3,376.40%。
秦川物聯還透露,在哥倫比亞、印度等國家地區拓展燃氣表業務,隨著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司盈利能力將穩步提升智能傳感器。此外,2025年,公司在與現有客戶保持高強度合作黏性的基礎上,還將推動其他海外客戶的深度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司當前處于轉型的關鍵節點,面臨諸多挑戰,但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內在價值的認可,報告期內,秦川物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約10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68億股的比例為6.21%,支付資金總額為人民幣約7997萬元智能傳感器。這也將有利于保護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