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5月15日電 (顧楷)5月15日上午,第七屆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在蚌埠舉行智能傳感器。蚌埠市人民與安徽省科技廳、兵器工業民品產業部會商,定于5月23日—24日在蚌埠市聯合舉辦第七屆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將邀請院士、專家、企業家500余人參加。
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是行業內極具影響力和引領力的產業盛會,2017年至今已在蚌埠成功舉辦六屆智能傳感器。此次大會聚焦前沿,以“芯聚江淮 智感世界”為主題,緊跟智能傳感器產業前沿趨勢,涵蓋汽車、醫療、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多個熱門應用領域,將為與會者提供研究產業未來發展的專業交流平臺。

發布會現場智能傳感器。陳昂 攝
大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設置了重要活動、開幕式、專題活動和新產品新技術推介四大板塊智能傳感器。其中,開幕式主旨演講環節將邀請6位業內大咖圍繞傳感器、具身智能機器人等進行報告。MEMS器件與微系統技術產業發展、智能傳感器場景應用對接會等專題活動,將聚焦智能傳感器的芯片、器件、組件到場景運用的全產業鏈,屆時將有華為公司介紹鴻蒙系統與傳感器融合發展等技術。大會還將舉辦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對接、腦機接口與智慧醫療創新發展專題、“海聚英才 智啟未來”智能傳感器創新創業大賽,促進參會交流與合作。
本次大會突出產研融合,共邀請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科學院微系統所等57家在智能傳感器和腦機接口領域的著名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參會,他們將發布一批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課題,并與參會企業進行洽談交流,商討合作智能傳感器。同時還將舉辦智能傳感器創新創業大賽總,屆時基金和金融機構將與大賽獲獎團隊進行對接,支持項目在蚌轉化。
蚌埠作為全國三大傳感器研發制造基地、安徽“三谷”聯動的重要一極,在推動全省“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智能傳感器。省委、省印發《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提出發展智能傳感器相關任務;2025年省工作報告明確“高質量建設聲谷、視谷、傳感谷”;省科技廳將智能傳感器作為“人工智能+”底層強基的重要方向,不斷加強政策引導支持,支持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和產業基金組建;蚌埠、市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建設傳感谷和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在兵器工業公司智能汽車、人形機器人及腦機接口等需求牽引下,充分發揮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這一國內中高端MEMS技術與產品頭部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生態鏈深度融合。目前,蚌埠市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中央創新園區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成投用,3條公共服務示范線投入運營,8英寸晶圓制造線成功串線,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集成電路及MEMS晶圓生產線的城市。全市已集聚相關企業200余家,傳感谷入選2024年度十大MEMS園區。

傳感谷智能傳感器。劉晨 攝
在推進傳感谷建設的過程中,蚌埠堅持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強化園區建設苦練內功的同時,引入蔣莊德院士團隊等行業領才為全市智能傳感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智能傳感器。當前,傳感谷圍繞智能傳感關鍵技術已成功創建創新平臺39個,其家級創新平臺有6個。園區已初步形成了晶圓制造能力強、科創平臺豐富、研發能力強勁、鏈式集群聯動、場景應用廣泛、綜合發展區位便捷、產業生產優越等突出優勢。隨著總投資50億元的月產3萬片8英寸MEMS晶圓“鏈主”企業華鑫微納建成投產,蚌埠智能傳感產業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突顯。(完)